[圖一:母水牛在貝澳羅屋濕地挖水坑; 圖二:母水牛在貝澳羅屋濕地水坑中翻滾; 圖三:CHECHE和Amy在低水位時的鹹田河道坐著; 圖四:一群公水牛在貝澳新圍河流中沐浴。圖片來源:黃瀞琪]
亞洲水牛(Bubalus bubalis)是一種迷人的群居社會動物。它們是沼澤地的重要工程師,而沼澤地是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。它們通過食草和挖掘水坑(圖1)來維護沼澤地。這些水坑不僅阻止了半水生沼澤地被完全轉化為陸地,同時對維持水牛的生理健康也非常重要。水牛在水坑中打滾可以調節體溫,還可以防止體外寄生蟲感染。水牛經常會在水或泥漿中躺下、翻滾(圖2)或坐著。然而,卻很少有人去研究它們的打滾行為。作為一名對動物——特別是野生動物——感興趣的二年級獸醫學生,我忍不住思考,它們是如何和何時挖坑的?是公牛還是母牛更常使用打坑?每頭水牛是否有自己的“標誌性”水坑並加以保護?社會地位是否影響水牛使用水坑的頻率?
身為一名大二的獸醫學生,我非常榮幸地被選中參加了由動物行為研究協會(ASAB,詳情請點擊:https://www.asab.org/scholarships/)提供的本科項目研究獎學金,以解答上述問題。值得一提的是,ASAB是一個推動和支持動物行為研究的組織。雖然我還沒有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,但我將在下面簡要地分享我的野外經驗。
過去兩個月(2023年7-8月)的野外工作是一段體力上具有挑戰性但又有益的經歷。我生活在一個70%土地由山脈和郊野公園組成的城市,很少有機會沉浸在大自然中。然而,參與這個項目讓我有機會探索大嶼山,並每週四天尋找這些大嶼山的居民。一個典型的野外工作日包括走大約14公里觀察水牛,識別個體身份,記錄社交互動,觀察打坑行為。炎熱的天氣和高濕度使每天在陽光下行走4-5小時成為一個艱巨的挑戰。然而,隨著我在田野工作的時間的增加,我對水牛行為的理解就越深。我觀察到Missy和Pumpkin之間持久的伴侶關係,目睹了小牛Amy與另一隻叫Che-Che的小牛建立了情感聯繫(圖3),還觀察到了公牛聚集在河流中形成圓圈,頭部朝外(圖4)——這些關於它們習性的小發現讓我感到興奮不已,並且讓我在悶熱的天氣中不斷前進。隨著對於個別水牛有更深入的認識,我記錄了它們之間的攻擊性互動,以確定群體中誰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。令我驚訝的是,它們很少相互打鬥。但它們顯然十分喜歡使用水坑,有時一起使用,有時各自使用。不用多說得是,每當我汗流浹背地看著它們在河流裏中游泳時,我心裏是十分羨慕的。 現在,我正在分析我所收集到的數據,看看有多少問題能被解答;希望這些答案引出更多有關這些溫和的巨獸的科研問題。
黃瀞琪, 香港城市大學二年級學生
September 4, 2023